[ad#zhengwen]
早就看完了《网民的狂欢》一书,一直想说说感想,苦于找不到切入点……其实切入点还是蛮多的,只是懒得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发我开始喷的导火线是世界杯热身赛,荷兰对匈牙利的比赛中,玻璃本同学受伤下场。然后到现在差不多40个小时内,喧嚣尘上的各种令我心烦的小道消息。
其实我橙少一个玻璃本,问题不大的。大把的替补,埃利亚、阿弗莱,甚至巴贝尔、范佩西都是可以的。当然能力上是有点差距,问题是就EF组那八个队,没有玻璃本进八强也不是难事;现在球队的实力,就算有十一个玻璃本,想夺冠也得靠撞大运。不知不觉的又跑题了。从玻璃本受伤下场那一刻开始,网间关注荷兰,关注世界杯的人,立马就开始搜集各种小道消息,并且各处转发。令人发指的是,个别看上去真实的小道消息,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不下十次……之所以称之“看上去”真实,是因为消息的来源就是那么的模糊:
“从荷兰足协官网看到的,请教了一位在荷兰学医的朋友后,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专家会诊后大多较为乐观,基本判断为右脚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拉伤伴短肌肌腱转位,将缺席首场同丹麦的小组赛。”
从我第一次看到这条消息,到现在,荷兰足协官网只说玻璃本去做核磁共振,并没有结论性的语句。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是就我看足球这几年的经验来说,一般核磁共振至少要过24小时才能会诊出结果来。而且像这种级别的运动理疗项目,没个两三天根本不会确诊。那么,“请教了一位在荷兰学医的朋友”,是干什么的?是足协官网请教,还是发布消息的人请教?请教了什么?是请教核磁共振的作用,还是核磁共振的结果?这种语意混乱,前后不搭的消息,能得到相当广泛的转播,还被很多人接受,的确很有蒙蔽性。首先搬出荷兰官网,反正中国人没几个懂荷兰语的;其次,就拉来一个在荷兰学医的朋友,来作为一个假权威从旁指点。有这两点,再加上那些焦躁的荷兰球迷如丧考妣的心情,想不传播出去都难。
回头说说《网民的狂欢》这本书。如果看过《娱乐至死》的话,看这本书其实更能理解作者。再配合上乔布斯想要帮助传统媒体,可以看得出精英们依然不屑于网间的信息,尤其是在媒体、音乐、电影产业等方面。简单来说,就是恐惧,文化的去精英化。恐惧的是以前的利益被瓜分。毫无疑问,互联网的确为公众创造了无限的平台来创作。创作的成品也是良莠不齐。网民不再完全依赖主流媒体的渠道,因为有了twitter;不再观看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因为有了Youtube;不再去唱片店购买CD,因为有了分享下载;不再去阅读书籍,因为有了wikipedia;更不用向专家、业内人士咨询,因为有了Google。知识大爆炸的结果是知识变得廉价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等一切接入设备,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注意,是内容,而不是知识。
文化去精英化更直接的表现是,人人皆可言。这就是“伟大”的web2.0。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个人表达的零成本——非要算上网费、电费,那也是接近零成本。互联网出现之前,一个人想要在公众面前发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成为个记者、导演、音乐人、演说家等等,没个三五年的专业训练是无法做到的。近乎零成本的互联网,让任何人轻松地实现了以前无法想象的梦想:我可以随便面向所有上网的人发声了。正是这种零成本,导致了发言的不负责。高成本意味着高风险,一个大报的记者,一个知名的导演,一个勤力的音乐人,一个认真的演说家,如果出现了哪怕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丢饭碗。而零成本的网络民意,出了个大错误也很少会受到处罚。信息的自由顺畅,并非百利无害,因为信息本身有真伪,而且假消息更容易为广播出去。不负责任的艺术品,在包装之后,也更容易找到受众。
互联网从来不是一个好东西,也从来不是一个坏东西,它仅仅是中性的存在。而文化的去精英化,也会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有的人只想利用这个客观大环境努力进入精英圈——至少现在来看,主流文化依然在精英手中;有的人却无意识的在这个环境中制造着垃圾和糟粕。对传统文化成品质疑声音最多的,自然来自网民。而网民的质疑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要对成品的修正,更多的是摘指、讽刺、不屑。我觉得这种心态更像是自己得了一亩二分地,不用交租给地主的佃户,对前雇主的愤恨和不满。你们这些文化人以前忽悠了我们这么多,现在,我可以零成本的对你各种评头论足了,搞臭你!
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工具,虽然它用起来是非常顺手的,但它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去精英化的文化,依然是文化,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去糟存精。传统的文化商品或许会被一波波的草根文化所湮没,不过如果它们能够很好的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让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互联网不是分割文化商品蛋糕的刀,而是这块蛋糕的大托盘。狂欢的网民并不可怕,不与他们一起狂欢才是应该恐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