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是懒于写影评的,虽然博客上有这么一个分类……但是有的时候看到好的或者忍不了,实在是不吐不快。
先问一个问题,你刚刚吃完一顿法式大餐,这是服务生端上来一份醪糟汤圆给你当甜点,你会怎么想?而事实上《苏乞儿》就做到了这一点。当赵文卓辛辛苦苦干掉仇人安志杰后,我扫了眼时间线:妈呀,这电影咋进行了三分之二就直奔最高潮了,难道早泄了不成?看了后半小时,我终于明白了,苏乞儿是民族英雄啊,干掉洋鬼子,为天朝扬威呢。可问题是这片子名叫《苏乞儿》,但我只记得赵文卓演的角色叫苏灿。赵文卓怎么从苏灿变成了乞儿,我实在看不懂看不明白。合着当乞丐就是为了杀毛子呢啊?
刚看完的《叶问2宗师传奇》情节也很有趣。前一个小时就是古惑仔,打群架的有,单挑的也有;后四十分钟则继续扬我国威了。只不过挨揍的从《叶问》里的日本鬼子换成了英国鬼子。好像,但凡是背景设定在清末以及之后的国产动作片,都喜欢在整部戏的最高潮,打一顿外国人。这个传统,应该是从李小龙时代就开始的吧。“中国一定赢!”类似的口号式表达,已然成了电影人最喜欢也是最省力气的表达了。
说来说去,这种热血澎湃,振奋人心的民族主义的出现是要感激百五年来的积弱造成的自卑心理。一副天生受虐狂的模样,仿佛天下间所有的外人都是要辱你欺你,不受欺负不舒服斯基,伊万羞辱懦夫。并非每个人都是要来夺你的东西,并非每个人都是要从你身上刮下膏脂,并非每个人都是欺软怕硬,非得打倒几个弱者然后等着高手来被揍趴在地。
动作片同外人比武最好的桥段当属李连杰在《精武英雄》中与仓田保昭在霍元甲坟前的切磋了。不过这个桥段展现出来所谓中华武术精髓,却是出自日本人“船越文夫”之口——当然,陈真也是领悟很快的。中国人自打被西洋火炮打开国门后,内心中的自卑感,挫折感,一次又一次的被放大。而传统文化则在一次次运动,一次次革命中被排挤被扫除。华夏文明越被扫除,自卑心理越加重。只有通过一些文艺作品来抒发心中的愤懑。有道是“手淫强身意淫强国”,这种价值观道德观输出方式,的确是最省事省力的强国复兴之路。看吧,我们中华民族那时候多么落后啊,落后就要挨打啊,挨打了就有英雄人物横空出世了。这种套路的电影越多,仇恨心理越盛。洋鬼子都是不可信的,洋鬼子是来攫取资源的,洋鬼子都是嚣张狂妄;我们中国人都是谦恭礼让的,都是唾面自干,都是骑在脖子上拉屎才会奋勇抗争;我们中国人不是打不过洋鬼子的,我们只是不屑,只是内敛,只是弘扬传统。这就是要传达的信息。
我很难从华语电影中看到兼爱的主题,也许中国人心目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天下大同的理想——同的也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同,与你们番邦蛮夷是没有一毛钱关系的。没有什么普世价值,只有中国特色。民族主义走到这一步,跟闭关锁国搞海禁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在精神上一个在物质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