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谈及到,在很多互联网初级用户眼中,互联网上的社区就等同于BBS,并认为“社区网络化”很有潜力。我承认了他的前提,否认了他的结论,理由就是天朝人民心中并没有社区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的“社区”概念尚无精准定义——社会学名词本身就很难定义,但是各家都基本认定“社区”至少要包括如下元素:
人:人是活动的基本元素,只有人才能结成社区。
区域:地域共同性才能结成社区。
互动行为:没有交往的同一地域是死水一潭。
认同感:建立在互动行为上的认同感。
对比互联网“社区”概念来说,人=终端;区域=同一网域;互动=终端间交互行为;认同感则是“社区”的主题。
既然“社区”是个舶来品,显然我们参照西方社会的社区更加有意义一些。一、最原始的社区,是基于宗族血缘关系而形成的,认同感来自于这层宗族血缘。在早期,限于交通工具和生活需要,人是很少从在社区间往来的。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成为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旧有的宗族血缘社区被打破,新的,为生产生活而存在的社区出现,这种社区的认同感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上。每一次迁移,都会从前一个生产社区进入到新的生产社区。三、社会继续进步,社会财富积累多了,人们不在为生产生活为生产第一要求的时候,新形式的社区,基于某种默认或者明文契约及小众公德为认同的社区进而结成。四、时代依然前进着,城市化进程决定了,人们已然从社区进入到高楼大厦的网格式生存环境,社区内的互动行为减少,认同感变为经济细分——这个很容易理解,打个比方,同一地段的房价决定着该地段住户的大致收入相当。现下的社区渐渐被分为居住性社区、交际性社区。基本元素都一样,前者地理区域比后者要小,互动行为要少,认同感要低。
由西方社区变化可见,交叉式迁移、契约是社区进化的重要诱因及条件。但是纵观天朝历史,19世纪之前,每次人口迁移都不是以社会化生产为前提。作为农耕民族的天朝子民,不到万不得已是决不放弃私有土地的。当不得不放弃私有土地迁移时,几乎都是全宗全族同步进行。生产社区直到清末闯关东时的人口迁移才出现。同时天朝人民的契约观淡薄,私德之心又远远大于公德之意,导致了天朝基本上是直接从宗族式社区快步进入混杂式社区即乔迁到独门独院的居住环境。
因为天朝的这种情况,所以天朝子民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稀少而又谨慎,而同党朋辈之间的互动却频繁而又盲目。从政治活动中就很容易看出来。天朝历史上的每次党争之乱都是因为有着共同私德、利益的团体互相倾轧造成的。党争不分公共利益道德,只要对手危害到私德,那么无论其政策是否对公德有益,都是要直接打倒的,并美其名曰“矫枉过正”。
基于此,映射到互联网产品中,则可发现。聊天室、IM、博客偏重于个人感性而发布信息;BBS和论坛基于共同目的、兴趣、爱好而结成朋党,不单获取私德,更加以攻击带有敌意倾向的群组为乐;SNS、微博客则是以互动行为为主要活动方式——窃以为微博客虽然是个人的唠叨,但更侧重于关注他人的唠叨,具体阐述可参见这里。
而再看看天朝互联网应用中,聊天室、IM、BBS及论坛的发展是相当好的,即便聊天室是过气产品。而博客、SNS这类需要付出和互动的产品却很一般,即便SNS这两年很火。道理很简单,天朝子民关心私德,以个人为本,以朋党为干,缺少主动与陌生人交流行为。SNS现在热门的只是游戏组件,而不是服务组件。大家更加愿意努力索取,却极少付出,这是天朝民族性决定的。更愿意闭门造车,闷头苦干,却不愿意积极交流,互通有无。
虽说虚拟社区是数字化的,但是民族性却是实实在在的。就从产品应用来说,天朝内外的互联网就是两个世界。不过话说回来,两个不同产品应用的互联网世界,总好过因为GFW存在而产生的两个不同内容的互联网世界。